互聯網與教育 1  The Internet and Education 1

25/06/22 12:30 Desmond

8分鐘閱讀

​互聯網與教育 1 (The Internet and Education 1)

在許多方面,討論當代社會的任何方面都很難不考慮互聯網。許多人的生活已經被數字技術徹底淹沒,以至於曾經明顯的在線或離線的區分,現在已經不能公正地對待互聯網隱含的始終在線的情況。事實上,人們經常看到,年輕一代無法將互聯網作為一個獨立的實體來談論。相反,在線實踐自出生以來一直是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氧氣、水或電一樣,被認為是現代生活的一個基本條件。正如Donald Tapscott(2009,20)所說的,」對他們來說,技術就像空氣一樣」。因此,在許多方面,談論互聯網和教育僅僅意味著談論當代教育。互聯網已經是(超)發達國家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它在世界範圍內的教育意義將在這十年里繼續增加。

也就是說,互聯網的教育影響並不簡單。在最基本的層面上,重要的是要記住,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根本沒有使用互聯網的直接經驗。雖然這種情況可能會隨著移動電話的全球擴張而改變,但在獲得最有利和最有能力的互聯網使用形式方面的不平等問題仍然是一個主要問題。此外,正如傳統形式的課堂教學和紙筆考試的持續主導地位所表明的那樣,在互聯網時代所經歷的教育變革是複雜的,而且往往會受到影響。因此,在討論 "互聯網與教育「這一話題時,我們需要謹慎行事。因此,本章將考慮以下問題:

  • 互聯網對教育和學習有什麼潛在影響?
  • 在過去的20年里,出現了哪些基於互聯網的主流教育形式?
互聯網作為一種教育工具
互聯網的教育意義
互聯網的主要形式

​互聯網作為一種教育工具

對許多評論家來說,互聯網一直是一個固有的教育工具。事實上,許多人會認為,互聯網的主要特徵與教育的核心關注點密切相關。例如,互聯網和教育都關注信息交流、溝通和知識的創造。

因此,鑒於互聯網有能力讓這些活動在巨大的、幾乎是瞬間的規模上發生,互聯網的教育意義常常被描述為宏大的術語,這是可以理解的。以傑布-布什最近發表的聲明為例。

The Internet isn’t just a powerful tool for communication. It’s arguably the most potent force for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since the printing press. And it’s at the center of what is possibly America’s mightiest struggle and greatest opportunity: How to reimagine education for a transformative era.

互聯網不僅僅是一個強大的通信工具。它可以說是自印刷術以來最有力的學習和創新的力量。而且,它正處於可能是美國最強大的鬥爭和最大的機會的中心。如何為一個變革的時代重新構想教育。

(Bush and Dawson 2013)

除了這種誇張的說法,互聯網對教育和學習的影響至少可以從四個不同的方面來理解。首先,互聯網有可能為個人學習者提供更多的自由,使其不受現實世界的物理限制。這通常表現為減少地點、空間、時間和地理的限制,個人能夠獲得高質量的學習機會和教育供應,而不管當地情況如何。因此,互聯網被描述為允許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速度的基礎上進行教育。許多評論家將這些自由擴展為對社會和物質劣勢的超越,互聯網被認為是一種內在的民主化媒介。支持更自由、更公平的教育互動和體驗的能力被認為反映了互聯網作為 "無限連接的根本性民主區域 "的基礎品質(Murphy 2012, 122)。

其次,互聯網被認為支持一種新的學習文化--即圍繞著自下而上的集體探索、遊戲和創新原則的學習,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個人化教學(Thomas and Seely-Brown 2011)。互聯網允許在多對多而不是一對多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從而支持社會建構主義的學習和認知發展模式,這在本質上是深刻的社會和文化。許多教育家認為,學習者可以從互聯網所支持的豐富的社會環境中受益(見Luckin 2010)。例如,人們常常認為,互聯網為個人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接觸到存在於他們周圍環境之外的知識和專業技術。在這個意義上,現在人們對互聯網支持強大的情境學習和數字分散的實踐社區的能力相當感興趣。因此,互聯網被視為一個強大的工具,通過真實的活動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以及擴展的社會環境來支持學習。

第三,互聯網支持人與信息之間的大規模連接的能力,被認為從根本上改變了個人與知識之間的關係。有時人們認為,互聯網支持的知識創造和知識消費的形式與正規學校教育和大眾教學的認識論預設有很大不同。互聯網用戶與在線信息的網絡化關係促使人們對學習的性質進行全面的重新評估。一些教育學家現在開始提出流體智能和連接主義的觀點--反映了這樣一種信念,即通過互聯網的學習取決於在及時的基礎上獲取和使用分布式信息的能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學習被理解為在需要時連接到專門的信息節點和來源的能力。因此,有知識與培養和維護這些聯繫的能力有關(見Chatti, Jarke, and Quix 2010)。正如George Siemens (2004)所說,學習因此可以被設想為通過互聯網 "瞭解更多的能力",而不是與個人在 "目前已知的東西「方面的先前知識積累有關。

第四,互聯網被認為極大地個性化了人們的學習方式--從而使教育成為一個比以前更個人化的過程。互聯網與增強的社會自主性和控制力聯繫在一起,為個人提供了對他們所學內容的性質和形式,以及他們在哪裡、何時和如何學習的更多選擇。因此,教育是個人生活中一個完全可控的方面,互聯網促進了教育參與與日常活動和其他承諾之間的數字雜耍(Subrahmanyam和Šmahel 2011)。事實上,網民經常被贊譽為受益於自我組織和策劃教育活動的能力增強,而不是依賴教育系統的規範和期望。

​互聯網的教育意義​

所有這些不同的轉變和調整顯然構成了對整個19世紀和20世紀建立的傳統教育提供和實踐形式的根本挑戰,特別是正規學校教育和大學教育的制度化模式。因此,對許多評論家來說,互聯網與國家教育系統的壟斷和在其中工作的專業的既得利益相抵觸。在剛才概述的所有方式中,互聯網似乎肯定會測試專家和新手、知識的生產和消費、以及學習的時間和地點之間的既定教育界限。就如何提供教育而言,互聯網與一系列完全不同的學習實踐和改變的社會關係有關。

互聯網無疑在教育界引起了持續的辯論和關注。一方面,許多教育學家正忙於重新思考和想象學校和大學的概念,以應對互聯網時代的需求。在過去的十年里,有各種建議,要求發展更符合互聯網熟練的學習者和在線知識的特點的教育機構。正如Collins和Halverson(2009,129)所說,為互聯網時代重塑學校和大學的任務不僅涉及 "重新思考什麼是重要的學習",還涉及 "重新思考學習"。這使得學校教育的模式被開發出來,圍繞著知識的共同創造(而不是個人消費),試圖讓學習充滿遊戲、表達、反思和探索的感覺。在過去的十年里,熱情的教育家們提出了大量的想法,建議圍繞社會互動、探索、遊戲和製作來發展新的教學法和課程。所有這些關於學校2.0的建議都反映了Whitby(2013, 9-11)所描述的圍繞 "開放學習和精通技術「的新教育提供模式。

然而,與這些重新教育的建議相反的是,有一種反擊運動,將互聯網與更激進的教育非機構化形式結合起來。事實證明,這些去學校化的論點在傳統教育機構之外的團體中很受歡迎,它們將互聯網視為能夠完全取代教育機構的需要。這裡的關鍵概念包括自我決定、自我組織、自我調節,以及(對 "自己動手 "概念的一個巧妙的轉折)"自己動手 "的想法。所有這些想法都使互聯網與對制度化教育的普遍拒絕相一致,特別是長期以來被批評為過時的銀行模式的知識內容積累。相反,基於互聯網的教育是按照公開討論、公開辯論、激進質疑、持續實驗和知識共享的思路來構想的。正如Dale Stephens (2013, 9)的理由:

The systems and institutions that we see around us—of schools, college, and work—are being systematically dismantled…. If you want to learn the skills required to navigate the world—the hustle, networking, and creativity—you’re going to have to hack your own education.

我們看到我們周圍的學校、大學和工作的系統和機構正在被系統地拆除….。如果你想學習駕馭世界所需的技能--喧囂、網絡和創造力--你將不得不破解自己的教育。

這些都是非常有爭議但非常誘人的主張。事實上,無論人們是否同意,這些論點都強調了互聯網對過去一百多年來作為教育主導模式的經驗的根本挑戰。因此,可以理解的是,互聯網現在正被討論為不可避免的教育變革、轉型以及對二十世紀教育提供和實踐模式的普遍破壞。正如著名的技術評論家Jeff Jarvis(2009,210)在對互聯網的社會意義進行的一次廣受贊譽的概述中所總結的那樣,」教育是最應該被顛覆的機構之一,並且擁有最大的機會。"諸如此類的大膽言論現在被說得很頻繁,也很有說服力,以至於關於教育即將被數字化顛覆的說法現在很少有人提出異議。因此,許多人認為,互聯網完全重塑教育的前景不是一個如果的問題,而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這些都是非常有爭議但非常有誘惑力的主張。事實上,無論人們是否同意,這些論點都強調了互聯網對過去一百多年來作為主導教育模式的經驗的根本挑戰。因此,可以理解的是,互聯網現在正被討論為不可避免的教育變革、轉型以及對二十世紀教育提供和實踐模式的普遍破壞。正如著名的技術評論家Jeff Jarvis(2009,210)在對互聯網的社會意義進行的一次廣受贊譽的概述中所總結的那樣,」教育是最應該被顛覆的機構之一,並且擁有最大的機會。"諸如此類的大膽言論現在被說得很頻繁,也很有說服力,以至於關於教育即將被數字顛覆的說法現在很少被人質疑。因此,許多人認為,互聯網完全重塑教育的前景不是一個如果的問題,而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基於互聯網的教育的主要形式

面對這種對將要發生的事情的有力預測,也許明智的做法是退後一步,考慮互聯網和教育已經發生的現實。正如本章開頭所建議的,在這些關於變革和破壞的宏偉主張中,重要的是要問一問互聯網的教育潛力在實踐中是如何實現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應該承認,互聯網長期以來一直被用於教育目的,在過去的20年里,已經出現了許多基於互聯網的突出教育模式。也許其中最成熟的是各種形式的被稱為電子學習的模式—從在線課程到虛擬教室,甚至是虛擬學校。許多早期的電子學習形式主要涉及學習內容的單向傳遞,從而複製了傳統的遠程教育的函授形式。這些項目(一直持續到今天)傾向於依賴在線內容管理系統,儘管有電子郵件、公告板和其他通信系統等某種形式的互動支持。伴隨著這些內容傳遞的形式,所謂的虛擬教室也在不斷發展--通常是教室或演講廳的空間表現,學習者和教師可以居住在其中。這些虛擬空間通常被設計為支持同步形式的現場教學和反饋,學習者可以聽講,觀看視頻和視覺演示,同時也可以通過文本和語音與其他學習者互動。其他非同步形式的虛擬課堂以數字空間的形式存在,在這裡可以訪問和分享資源--比如講座的錄音和文字記錄、補充閱讀和討論論壇。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這些形式的電子學習不斷得到發展,整個網絡學校和網上大學現在已成為世界各地教育系統的既定特徵。

雖然這些電子學習的例子傾向於複製實體學校和大學的基本結構和程序,但在過去20年里,出現了各種其他的互聯網支持的教育模式。基於互聯網的教育最熟悉的形式之一是信息和知識的集體開放創造,在線百科全書維基百科就是一個例子。儘管對其準確性和覆蓋面一直存在爭論,但維基百科的教育意義是相當大的。除了作為一個巨大的信息資源,用戶貢獻和完善內容的能力被認為使維基百科等維基工具成為重要的教育工具。現在,許多教育工作者都認為,像維基百科這樣的大規模用戶驅動的應用程序允許個人參與學習活動,這些活動比以前更有個人意義,更有公共意義。正如約翰-威林斯基(2009,xiii)所言:

Today a student who makes the slightest correction to a Wikipedia article is contributing more to the state of public knowledge, in a matter of minutes, than I was able to do over the course of my entire grade school education, such as it was.

今天,一個學生對維基百科上的文章做了最輕微的修正,在幾分鐘內對公共知識狀況的貢獻就超過了我在整個小學教育過程中所能做到的,比如說。

維基工具的這些特點與更廣泛的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相吻合,後者關注的是使專業開發的教育材料可以免費在線使用。據估計,麻省理工學院幾乎80%的課程內容都是在這種免費使用的基礎上提供的。從耶魯大學和牛津大學等世界級大學到地方社區學院,都可以看到類似的承諾。在所有這些情況下,課程材料,如研討會筆記、播客和講座視頻都在網上與全世界的學習者分享,否則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無法參加。最重要的是(與維基百科一樣),開放教育資源的重點不僅僅是允許個人使用所提供的材料,而是鼓勵根據需要對這些資源進行修改和修訂。例如,英國開放大學廣泛的OpenLearn項目提供了對該機構所有課程材料的免費在線訪問,並邀請個人用戶按照自己的意願改編這些資源。

其他形式的在線內容共享涉及公開分發由個人和機構創建的教育內容。例如,YouTube EDU服務提供了對由個人教育者和學習者製作的數百萬教育視頻的訪問。同樣,蘋果電腦公司的教育媒體集合--所謂的iTunes U--旨在讓學習者規避傳統的教育講座和課程,而選擇按需的免費移動學習(Çelik, Toptaş, and Karaca 2012)。iTunes U將自己描述為 "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免費教育媒體集合,供學生、教師和終身學習者使用",它提供了免費訪問數十萬個教育音頻和視頻播客文件的機會。最近,可汗學院在網上提供成千上萬的定制教育視頻,以及涵蓋一系列學科領域和主題的互動測驗和評估,受到了相當的贊揚。可汗學院的目的是支持個人以自己的速度學習,並在重復的基礎上重新審視學習內容。這種所謂的翻轉課堂模式旨在讓個人在進入正式課堂之前參與學習的教學內容。然後,面對面的課堂時間可以用於通過解決問題、發現工作、基於項目的學習和實驗來實現知識的實際應用(Khan 2012)。

過去五年左右,基於互聯網的教育的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公開例子是MOOCs(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的發展。現在,最引人注目的是通過Coursera和Ed-X等成功的大型企業,MOOCs涉及在免費的基礎上向廣大受眾提供在線課程。MOOC模式的核心是鼓勵個人通過他們自己選擇的在線工具進行學習,也就是所謂的個人學習網絡,其集體成果可以由課程協調人匯總並與其他學習者分享。事實證明,這種對個人定向發現學習的關注特別適合於大學水平的教育。現在,所有年齡段的人都可以參加由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等大學的教授開設的大規模在線課程,科目包括耶魯大學的羅馬建築選修課和哈佛大學的神經科學基礎課程。

另一個支持自我指導、非機構學習的互聯網的激進應用是諸如牆中洞和雲中學校的舉措。這些項目是圍繞著微創教育的精神建立的,兒童和年輕人可以在任何時候訪問數字技術,並在個人進度的基礎上教自己如何使用計算機和互聯網。最初的 "牆中洞 "項目的指導思想是在阿羅拉(2010,691)所描述的 "偏僻的地方",而不是在學校或大學等正式場合提供互聯網接入。事實上,該計劃的微創教育信條是一個公開的非機構化的信條,孩子們被期望將互聯網作為一個教育工具,"免費並不受任何監督"(Mitra 2010)。這種方法被認為特別適用於諸如印度和柬埔寨的貧民窟社區,因為那裡缺乏互聯網接入。最近,該倡議被細化為 "雲中學校",標誌著一種嘗試,即利用在線通信工具,讓高收入國家的年長社區成員作為導師和友好但知識豐富的調解人,幫助低收入社區的年輕自主學習者。因此,提供這樣的機會和支持被認為是支持項目組所說的 "自我組織的學習環境 "和 "自我激活的學習"--從而為低收入國家中 "那些被拒絕接受正規學校教育的人 "提供一個替代方案(Arora 2010, 700)。

這些計劃、項目和倡議表明,在過去的20年里,教育和互聯網凝聚在一起的方式多種多樣。然而,基於互聯網的教育的最重要的形式也許是在日常互聯網使用過程中發生的完全非正式的學習實例。在這個意義上,互聯網對各種形式的非正式學習的隱性支持可以被視為其最實質性的教育影響(見Ünlüsoy等人,2014)。正如文化人類學家Mimi Ito所描述的,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基於互聯網的日常實踐,可以說是涉及到學習的元素(見Ito等人,2009)。在一個基本的層面上,是使用互聯網簡單地與他人閒逛的流行做法。通常這些形式的閒逛可以蔓延到更集中的伊藤所說的 "亂搞 "的實例中,也就是說,這些活動是由興趣驅動的,更多的是以同伴的社交能力為中心,通常涉及偶然的搜索、實驗和資源的遊戲。這種亂七八糟的活動有時會導致更強烈的承諾,即伊藤所說的 "尋找"(geeking out)。這些都是在由志同道合、興趣相投的個人組成的明確的社區內,在共同的、通常是專門的興趣驅動下,進行集中的、密集的參與。在支持所有這些形式的學習中,互聯網的日常使用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內在的教育活動。

下一篇我們會探討更多關於互聯網與教育,期待下一篇再見      

Desm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