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中後,如何迅速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轉換從小學到中學可以是許多學生具有挑戰性和壓倒性的經驗。學習環境的變化、增加的學術要求和不熟悉的社交動力可以促進焦慮和壓力感。然而,有一些策略和干預措施,可以幫助學生更快速、更有效地適應他們的新學校環境。本文將探討影響成功過渡的各種因素,並提供基於證據的建議,以支持小學生適應他們的新學習環境。

學校氛圍和歸屬感的重要性
學校氛圍和歸屬感的重要性
在學校中,建立良好的學校氛圍和歸屬感對學生的發展和適應非常重要。這種氛圍包括與老師和同學之間的緊密關係,以及支持性的學校環境。
研究表明,小學階段與教師和同學之間建立密切的關係可以預測順利過渡到中學的成功(Lester & Cross, 2015)。這種密切關係不僅與更好的心理和情感健康相關,還與減少情感問題、焦慮和抑鬱有關聯(Lester & Cross, 2015)。因此,促進積極的關係和支持性的學校氛圍可以為順利過渡到中學奠定基礎。
良好的學校氛圍和歸屬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建立。首先,老師可以提供支持和正面的互動,並建立信任和尊重的關係。這樣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被重視和支持,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學習和社交活動。
其次,學校可以提供積極的學習環境和社交機會,讓學生有機會與同學建立友誼和合作關係。這可以通過組織團隊活動、課外活動和促進團隊合作的教學方法來實現。
此外,學校應該創建一個沒有歧視和欺凌的環境,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被接納和尊重。這意味著學校應該提供多元化的文化和社交領域,並提供支持措施,以應對任何歧視和欺凌行為。
跨文化能力和社會支持
跨文化能力和社會支持
跨文化能力是國際學生適應新學校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Aldawsari等,2018)。通過理解和欣賞不同的文化,國際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新環境中的各種文化差異。他們可以學習如何適應新的價值觀、溝通風格和社交習慣,從而更好地融入新社區(Aldawsari等,2018)。學校可以提供跨文化交流活動和課程,以促進國際學生的跨文化能力發展。
此外,社會支持也對國際學生的適應能力至關重要(Aldawsari等,2018)。來自同齡人、教師和學校社區的支持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實質上的幫助。這種支持可以讓國際學生感受到被接納和支持,從而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和自信心(Aldawsari等,2018)。學校可以建立友善和包容的環境,鼓勵同學間互助合作、教師提供心理支援和指導,以增加國際學生的社會支持網絡(Aldawsari等,2018)。
適應能力和學生參與
適應能力和學生參與
學校在提供適應培訓課程方面可以發揮作用,這些課程可以教授學生如何應對新環境帶來的壓力和挑戰。這些課程可以教授解決問題的技能,增加情緒調控的能力,並鼓勵學生保持積極的心態(Zhang等,2021)。例如,可以教導學生如何制訂目標、制定計劃以及克服困難和挫折。
此外,學生的參與也是促進適應能力的重要因素(Zhang等,2021)。參與學校活動和社區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社交網絡,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社交技巧。學生可以參與學生組織、俱樂部或志願者活動,與其他學生建立關係,並學習如何共同合作和解決問題(Zhang等,2021)。這種參與還可以提供學生實踐和應用他們學到的技能的機會,從而增強他們的適應能力。
另外,學校可以創造一個支持學生參與的環境(Zhang等,2021)。這可以通過提供豐富的課外活動和俱樂部、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社區活動、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等方式實現。同時,教師和學校工作人員可以提供激勵和支持,鼓勵學生參與,並重點關注他們的興趣和才能(Zhang等,2021)。
支持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學生
支持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學生
當ASD學生轉入中學時可能面臨獨特的挑戰(Hansen,2021)。過度刺激環境可能使這些學生在主流學校的學習困難,可能導致他們無法參與學習活動(Hansen,2021)。提供適應ASD學生特定需求的自閉友好的校園環境可以極大地支持他們的過渡和整體福祉。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考慮事項和策略:
專門設計的獨特學習環境
中學可以考慮提供特殊教育教室或專門的學習環境,這些環境可以減少刺激和干擾,讓ASD學生更容易專注和參與學習。
提供支持和指導
中學教職員工應受到充分的培訓,以了解ASD學生的需要,並提供適當的支持和指導。這包括教師、輔導員和社工師等。
個別化的學習計劃
每位ASD學生都應該有一個個別化的學習計劃(IEP),該計劃明確記錄了學生的特殊需求和學習目標。這有助於確保學校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調整。
社交支持和友善環境
提供學生社交技能培訓和機會,以幫助他們建立和維護社交關係。學校應該鼓勵同學們的尊重和理解。
家長參與
學校應該與ASD學生的家長密切合作,確保他們了解學校的進展並提供任何需要的支持。
組織和時間管理
提供ASD學生有效的組織和時間管理策略,以幫助他們處理課業和學習壓力。
從實踐中學習
與其他學校、專家和社區資源合作,分享經驗和最佳實踐。這樣能夠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資源。
支持性學習環境和包容性方法
支持性學習環境和包容性方法
創造具有包容性方法的支持性學習環境對於此前沒有在學校成功的學生至關重要(Boström & Bostedt,2020)。包容性方法包括調整學習環境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確保所有學生感到受到重視和支持。這可以包括分化的教學、個性化學習和使用輔助技術以增強可訪問性。
以下是一些建議,可以幫助小學生在轉入中學的新學習環境中進行適應:
創造包容性學習環境
確保學習環境能夠容納不同需求的學生。這可以通過給予學生個別指導、提供額外的學習資源或者使用輔助技術來實現。
分化教學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水平,將學習內容進行調整和個別化。這樣可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自己的學習範圍內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滿意度和成功率。
提供支持和指導
對於新轉入的小學生,他們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教師和學校可以提供額外的支持和指導,以幫助他們適應新的學習方式和要求。
鼓勵同儕交流
建立與其他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良好關係和溝通渠道,讓學生感到被重視和支持。同儕交流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更強的社會關係,增強學習滿意度和自信心。
建立積極學習習慣
幫助小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時間管理、自主學習和學習策略。這些習慣將有助於他們在中學環境中更好地適應和學習。
社交支持和福祉
社交支持和福祉
來自同齡人、教師和家庭成員的社交支持對學生的福祉和成功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是必要的(Awang等,2014)。在過渡期間獲得社交支持的學生更有可能體驗到積極的學術、社交和情感適應(Awang等,2014)。學校可以實施促進社交支持網絡並為學生提供與同齡人和教師聯繫的機會的計劃和干預措施。
體育活動和久坐行為
體育活動和久坐行為
從小學到中學的轉換可能會影響學生的體育活動水平和久坐行為(Marks等,2015)。我們了解到學生的體育活動水平和久坐行為在學校轉移期間可能會有所變化,因此營造體育學習的積極學習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學校可以提供多樣化的體育課程和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體育運動機會,同時減少學生的久坐時間,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而參考文獻提供了幫助學生改善體育活動和久坐行為的證據和建議。除此之外,學校也可以透過提供營養教育和減少不健康食品的供應等策略來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以提高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總之,學校、家庭和社區可以共同努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營養和運動環境,讓他們成為健康和快樂的人。
從小學到中學的過渡對於學生來說可能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過程。然而,通過實施基於證據的策略和干預措施,學校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學生適應他們的新學習環境。促進積極關係、推進跨文化能力、提供社會支持、創建包容性和支持性的學習環境是促進成功過渡的關鍵因素。通過在這一關鍵時期優先考慮學生的福祉和適應能力,學校可以幫助學生在學術、社交和情感方面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 Lester, L., Cross, D. (201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Climate and Ment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Over The Transition From Primary To Secondary School. Psych Well-Being, 1(5). https://psywb.springeropen.com/articles/10.1186/s13612-015-0037-8
- Aldawsari, N., Adams, K., Grimes, L., Kohn, S. (2018). The Effects Of Cross-cultural Competence and Social Support O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utonomy And Environmental Mastery. jis, 2(8), 901-924. https://www.ojed.org/index.php/jis/article/view/120
- Zhang, K., Wu, S., Xu, Y., Cao, W., Goetz, T., Parks-Stamm, E. (2021). Adaptability Promotes Student Engagement Under Covid-19: the Multiple Mediating Effects Of Academic Emotion. Front. Psychol., (11).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g.2020.633265/full
- Hansen, T. (2021). The Autism Friendly School.. https://openaccess.wgtn.ac.nz/articles/thesis/The_Autism_Friendly_School/14974083/1
- Boström, L., Bostedt, G. (2020). What About Study Motivation? Students´ and Teachers’ Perspectives On What Affects Study Motivation. IJLTER, 8(19), 40-59. http://ijlter.org/index.php/ijlter/article/view/2494/pdf
- Awang, M., Kutty, F., Ahmad, A. (2014).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Well Being: First-year Student Experience In University. IES, 13(7). http://ijlter.org/index.php/ijlter/article/view/2494/pdf
- Marks, J., Barnett, L., Strugnell, C., Allender, S. (2015). Changing From Primary To Secondary School Highlights Opportunities For School Environment Interventions Aiming To Increase Physical Activity and Reduce Sedentary Behaviour: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Int J Behav Nutr Phys Act, 1(12).https://ijbnpa.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66-015-0218-0